更新时间: 2024-05-17
120急救人员大多意味着生的希望,在喧闹繁杂的都市里,往往为了急需救治的病人,他们与死神“赛跑”与时间“较量”,承担着“院前救人”这个特殊的社会责任, ,他们都在“路上”,守护着万家安康。通常情况下,一辆救护车里,急救医生、驾驶员、担架员等是基本人员配置。每次执行任务,急救人员各司其职,驾驶员是“活导航”,熟悉城市里的每条路线;医务人员抢救病人,书写病历;担架员负责搬运患者。 每晚8点,是我市120急救中心各站点夜班交接的时间。天津市120急救中心河东分中心,不到晚8点院内就“热闹”起来,完成任务的救护车陆续回来。夜班司机开始对车辆进行基本检查,急救人员对车上急救设备的运转、急救药品是否完备等进行核查,而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需要在几分钟内完 响急救时间。今年55岁的急救医生宋文利和25岁的医生助理柴爽在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准备后,开始等待着急救指令。车祸、坠楼、产妇、老人……在17年的时间里,宋文利参与了许多急救任务。 目前,全市每天值班的急救车辆有近百辆,24小时内接听急救电话近3000个,派出车辆700余次,忙碌时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辆救护车被派出。(津云新闻编辑刘颖)⋌安